一、海绵城市建设背景
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之一:城市化导致不透水面积增加。
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之二:气候变化影响。气候变化使得人类面临全球变暖、极端天气增多等方面挑战,导致城市出现暴雨极值天气的概率增加。
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之三:城市雨岛效应。观测事实表明,近50年来,全国短历时暴雨强度增加、极端降水日数也在增加,尤其是在城市及周边地区,雨岛效应更加明显。
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之四: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。 大多数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化进程,导致低洼地区的暴雨洪水积水严重积水。不仅如此,城市内排水管网与外排水河道衔接不协调,存在瓶颈。
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之五:下凹式立交桥等设施增加。随着城市立体交通的发展,下凹式立交桥、深槽路段、地下通道等易涝设施增多。这些设施往往处于城市交通的关键节点上,一旦出现内涝,极易出现交通系统的整体性瘫痪,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。
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之六:城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善。多数城市排水管网淤塞严重。马路清洁工经常把灰尘、垃圾等扫入排水的“雨篦子”,导致本来标准就偏低的雨水管网被淤塞,直接影响排水效果。
二、海绵城市建设目标
缓解洪涝灾害:通过保护和修复天然河湖水域空间,把城市排水系统从“区域快排、末端集中”转变为“源头分散、慢排缓释”
增加雨水利用:针对洪涝雨水的利害两重性,构建“格局合理、蓄泄兼筹、引排得当、环境优美、综合利用”的城市水系统。
降低径流污染:针对初期雨水污染严重问题,铺装透水结构,让初期雨水入渗,下部填筑多孔结构材料制成的垫层,让垫层具有吸附降解功能, 消纳初期雨水的污染。
三、海绵城市核心思想
实现立体多层次多功能分流分滞。
在遵循自然产汇流规律的基础上,城市建成后实现“一片天对一片地”,利用城市空间对降雨“化整为零”进行收集和储存。